号: 743055758/202206-00015 信息分类: 其他解读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市应急管理局 发布日期: 2022-06-09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文字解读】黄山市地震应急预案解读

作者:市应急局 发布时间:2022-06-09 09:40 信息来源:黄山市应急管理局 阅读次数:

6月8日,经市政府同意,黄山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印发《黄山市地震应急预案》(黄震指〔2022〕2号),现解读如下:

一、政策背景和依据

《黄山市地震应急预案》(黄政办秘〔2015〕58号)于2015年10月印发。因机构改革和职能隶转,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以下简称市震指)已于2021年成立,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职能由市地震局隶转至市应急局,有关部门的抗震救灾职责也有所变化。因此,需要对《黄山市地震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进行修订。

二、总体考虑

2021年10月,经与省应急厅灾害救援处对接了解,省级预案正在编制,市级预案可同步修订。考虑上下级预案衔接,我市预案本次修订维持预案总体框架应急响应等内容不变,主要修订了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工作组职责及重点任务等,主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坚持两个至上。强调在地震灾害处置各个环节中,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二是坚持上下衔接。本次修订参考《安徽省地震应急预案》,定位于市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专项预案,与《黄山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形成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的整体。三是坚持压实各方责任。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和工作组的任务分工;强调地震灾害发生后,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开展处置工作。

三、起草过程

机构改革后,市应急局结合职能调整实际,着手准备预案修订工作,按照预案编制有关要求,开展了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2021年10月25日,《安徽省地震应急预案》印发,市应急局认真学习研究上级应急预案,再次对预案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征求指挥部组成单位、专家及社会公众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形成送审稿,报请市政府审核。2022年5月,《预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实施。

四、工作目标

推动形成“防”“救”责任无缝衔接、应急指挥上下贯通、抢险救援规范有序的抗震救灾工作格局,依法科学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实施地震应急,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主要内容

预案共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则,主要阐明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第二部分是组织指挥体系,主要明确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指挥部成员单位以及工作组、现场指挥部职责。第三部分是响应机制,主要明确地震灾害分级、分级应急响应、应急级别调整等。第四部分是监测报告,主要明确地震监测预报、震情速报及灾情报告的部门和时限及内容等。第五部分是应急响应,主要明确地震灾害应急处置中,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分级响应、响应终止、信息发布、调查评估等工作程序和内容。第六部分是恢复重建,主要明确恢复重建的责任主体和工作内容。第七部分是保障措施,主要明确应急队伍保障、指挥平台保障、物资与资金保障、基础设施保障、避难场所等保障事项。第八部分是其他地震事件应急,主要包括有感地震和地震谣传事件及市外地震应急等。第九部分是附则,主要包括奖励与责任、预案管理、预案解释、预案实施时间等。

六、创新举措及重点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编制目的。《预案》明确抗震救灾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二)关于市震指成员单位职责。根据机构改革后市震指成员单位的名称、职责和相关组成人员发生变化的实际,相应对震指组成人员和成员单位职责进行了调整:一是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市级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各成员单位名称进行规范性修改。二是根据成员单位的修改意见,对其职能进行调整、修订;三是根据市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并参照省级地震预案,将市震指成员单位由原来的53家删减至到42家。

(三)关于市震指工作组组成及职责分工。根据市情和实际处置工作需要,将市震指工作组由原来的13个合并调整为12个,增加军队工作组,将次生灾害防范处置组、建筑物安全鉴定组职责分别并入监测评估组和恢复重建组;对《预案》各工作组主要职责和重点任务进行细化和明确。

七、咨询电话

如有对《应急预案》不理解之处,可咨询黄山市应急管理局市应急局监管一科(灾害救援科),咨询电话:0559-2355233,联系人:胡韶辉(工作日8:00-12:00,14: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