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度全市政务公开测评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

作者:市应急局 发布时间:2023-01-03 17:24 信息来源:黄山市应急管理局 阅读次数:

关于切实做好 2022 年度全市政务公开测评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黄山风景区管委会,黄山高新区管委 会,市政府各部门:

为更好地查找不足、改进工作,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工作水 平,近日,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开展了 2022 年度全市政务公开工作测评。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测评对象包括 42 个市直部门、7 个区县本级、14 个抽查区县部门、14 个抽查乡镇(街道;测评主要内容为基础信息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解读回应、监督保障等四个方面内容。

(一)市直部门测评概况

本次抽查测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得分 93.90 分,位列第一名,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医疗保障局分列第二至第五名,市教育局、市烟草专卖局、市红十字会、市气象局、市信访局为最后五名。42 个市直部门平均得分

84.83 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 22.95 分,各部门政务公开水平还


 

存在一定差距。落后的部门要严格按照省、市政务公开有关工作要求,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下栏目信息,落实节点更新任务,快速提升政务公开水平,特别是部分非重点部门,  要进一步梳理本部门主动公开目录,规范本部门法定主动公开栏目建设。

(二)各区县本级测评概况

各区县本级得分呈梯度分布,最大分差达到 14.59 分,其中, 徽州区得分最高,为 92.49 分,歙县、祁门县分列第二、三名, 黄山区得分最低。从各指标得分率来看,各区县在监督保障板块信息发布情况较好,平均得分率均在 90%以上,基础信息公开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板块仍有待改进,政策解读板块得分情况不理想,平均得分率仅为 65.95%。检查发现,各区县在重大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公开和解读质量方面存在较多失分情况,后续需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意识,针对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信息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全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内容、规范信息公开流程,同时借鉴学习优秀政策解读案例,努力提升政策解读质量。

(三)区县部门抽测概况

本次抽查测评随机选取七个区县的 14 个部门,其中黄山区交通运输局得分最高,为 84.00 分;祁门县应急管理局、休宁县统计局、徽州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歙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分列  第二至第五名;屯溪区商务局、屯溪区农业农村局、黄山区住房 和城乡建设局、黟县文化旅游体育局、黟县林业局为最后五名。


 

14 个抽查区县部门平均得分为 77.21 分,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相23.55 分,各地部门政务公开工作成效有较大差距。本次抽查区县部门在重大决策预公开、财政资金、决策部署落实情况、重 点领域信息公开等方面信息更新不够及时,内容不够规范,对部  门重要政策的解读工作及政务公开监督保障机制的建设仍有待加 强,需要尽快查缺补漏,全面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

(四)乡镇(街道)抽测概况

本次抽查测评随机选取七个区县的 14 个乡镇(街道,平均得分为 70.78 分,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相差 21.06 分。其中,徽州区洽舍乡、徽州区呈坎镇、屯溪区昱东街道、休宁县源芳乡、歙  县昌溪乡得分较高,分列第一至第五名;歙县岔口镇、黟县洪星 乡、屯溪区奕棋镇、祁门县柏溪乡、黄山区龙门乡为最后五名。 从抽查结果看,乡镇街道在惠民惠农资金、涉农补贴、政策 解读等重要方面信息发布情况不理想,存在发布不规范、内容不 全面、栏目不健全等问题。当前形势下,政务公开工作对乡镇街  )要求更加严格,涉及范围更加广泛,各乡镇(街道要加强 政务公开保障工作,做好政务公开向基层延伸的衔接落实,确保 政务公开推进有序进行,尽快查缺补漏,完成整改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基础信息公开有待进一步规范

各单位的主动公开信息发布有待进一步加强。各地各部门在 行政权力运行、决策部署落实、惠民惠农资金等方面均存在不同


 

程度的问题。具体来看,部分单位未及时、规范公开权责清单和  公共服务清单,未及时公开各项行政权力运行结果信息;未公开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信息,未按月或按季度公开重点工作推进  落实情况;未及时、集中、规范公开各项惠民惠农资金补贴发放  结果信息。此外,部分单位在规划计划、财政预决算等方面也存 在信息要素不全、信息发布不及时等问题。

(二)重点领域公开有待进一步深化

各单位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有待进一步深化。各地各部门重 点领域部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大建设项目  全生命周期信息公开不全面,未按照批准结果信息、招标投标信  息、征收土地信息、重大设计变更信息、施工有关信息、质量安  全监督信息和竣工有关信息等方面逐项公开;二是疫情防控、助  企纾困、义务教育、公共文化服务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不及时;  三是涉农信息公开不规范,主要包括涉农补贴、农田水利工程建 设运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宅基地使用等方面情况。

(三)解读回应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各单位的政策发布、解读、回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各地 各部门在解读内容、解读质量、功能方式等方面均存在问题。一  是解读内容较简单,部分文字解读的研判和起草过程以及主要内  容描述过于简短,解读不够深入。二是解读质量不高,部分政策  解读存在简单摘抄文件原文、罗列小标题等情况。三是解读形式  单一,部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通过新闻发布会或在线访谈栏目  对本级政府制定出台的政策、决策进行解读,主管部门领导、专


 

家等也未从不同角度对同一政策文件进行多次解读。

(四)监督保障工作有待进一步优化

各单位的监督保障信息公开总体水平较高,但在公开制度和 公开年报等信息发布方面仍需改善。一方面,部分单位的政府信  息公开制度公开不全面,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和政府信息依申  请公开制度未按照新修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内容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部分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年报公开不规范,未严格按  照国办公开办函〔202130  号文件有关格式要求进行公开,部分单位还存在公开内容不完善、数据不准确等问题。

三、工作要求

(一)夯实基础信息公开,加强用权公开

各地各部门要持续做好基础信息发布工作,夯实政务公开基 础,确保行政权力运行、决策部署落实、惠民惠农资金等方面情 况的信息,全面公开、及时公开、准确公开、有效公开。要按照  行政权责清单中所列事项,做好各项行政权力运行情况及时更新  发布,包括行政权力的依据、条件、程序及运行结果等信息。此  外,在重大决策预公开方面,要进一步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  程序暂行条例》《安徽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抓紧构建和完  善重大行政决策预公开机制。明确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事项范围  和方式,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重要规划、  方案、政策措施等决策事项,应当采取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或者  召开听证会的方式听取意见;要完善利益相关方、公众代表、专


 

家等列席政府有关会议制度,听取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方的评价意见;要将政策解读关口前移,在对决策草案进行意见征集的同时公开对草案的解读,提高预公开的质量和效果;要重视意见反馈信息公开,将意见反馈与对应的意见征集信息进行链接,加大对征求意见收集及采纳情况的公开力度,不予采纳的应说明理由,  并将意见反馈与对应的意见征集信息进行链接,方便公众查询。

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关于主动公开信息有关要求,加强用权公开,不断增强公开实效,提升服务效能,着力打造公开、透明、廉洁、法治的服务型政府机关。

(二)深化重点领域公开,规范信息发布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是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核心要求, 各级各部门应提高重视程度,以公开来促进重点领域相关工作的推进落实。要进一步推进相关政策执行落实情况和工作开展情况公开,进一步提高重大建设项目、义务教育、公共文化服务、涉农补贴等领域信息发布水平,严格按照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标准目录规范发布相关信息,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类信息发布标准,明确各类信息发布责任主体,有序推进重点领域政务公开工作。基层政府要重点加大涉农信息发布力度,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公开力度,持续强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相关信息公开水平。要主动运用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目录规范,将目录规范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推动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落到实处,保质保量公开重点领域各类信息。


 

(三)全面推进解读回应,提升解读质量

做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市场预期等重要政策解读,主动回应市场和社会关切事项,是提升政府公信力,减少误解猜疑,  稳定市场预期,保障公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一要加强质量把控。各单位在开展政策解读工作时,要加强解读材料质量把控, 对政策制定过程中收集到的普遍关注点和疑惑点,要有针对性地予以解答、说明,避免简单摘抄原文、罗列小标题等形式化解读。  二要畅通咨询渠道。各单位可通过主动提供解读机关、解读人及联系方式等信息,打通政策咨询线上渠道,及时为群众解疑释惑。  三要密切跟踪舆情。针对社会关切事项,分段、多次、持续开展解读,减少误解猜疑,增强社会公众对政策的理解,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确保人民群众听得懂、能理解、信得过

(四)持续强化监督保障,加强工作落实

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监督保障机制,及时规范发布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为群众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供坚实的机制保障。其次要通过工作考核不断完善政务公开方式方法,提高考核评价针对性、导向性和激励作用,促进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全面提升。同时要明确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人员,做到责任落实到岗,工作落实到人,要加强对各部门、乡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督导作用,以保障政务公开的工作领导和组织协调。  此外,要加大政务公开业务交流和培训力度,举办常态化、体系化的培训交流活动,促进政务公开人员知识更新,增强政务公开工作人员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不断提高政务公开业务能力。


 

请各地各单位及时主动向市政务公开办认领测评问题清单, 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对标先进,认真查找不足,深入剖析原因, 整改落实到位,并做到举一反三,切实提升工作质效,全力做好 迎接 2022 年度省、市政务公开考评工作,努力争创一流。各地各单位整改落实情况于 2023 1 10 日前报市政务公开办联系人:方 悦;联系方式:0559-2355243,QQ:1090137242,邮箱:

hsszwgkbgs@163.com

 

 

2023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