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权力廉政风险点情况一览表
序号 |
权力事项 |
风险点数量 |
表现形式 |
等级 |
防控措施 |
1 |
应急预案的备案 |
5 |
受理环节对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不说明原因及依据;收受财物或娱乐消费等,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不能一次性告知和说明所需材料。 |
中 |
1.建立查处案件台账,定期进行检查;2.严格按照法规程序进行监督。 |
|
|
|
承办环节刁难申请人,违规办理,徇私谋利,可能产生应予批准而未通过或不符合条件批准通过的后果。 |
高 |
1.规范处罚程序,现场调查必须两人以上;2.调查取证可采取现场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 |
|
|
|
审查环节违规审查,徇私谋利,审查超时。 |
低 |
1.严格政务公开制度;2.健全信访投诉举报受理制度;3.实行一次性告知制。 |
|
|
|
决定环节违反程序,违法违规决定; 超时决定。 |
中 |
1.执行内部督监督检查,纪检跟踪督察制度;2.严格层级审批制度;3.严格执行听证程序,重大案件必须集体讨论;4.严格履行服务承诺,政务公开、健全信访投诉举报受理制度。 |
|
|
|
办结送达环节擅自改动内容,制作文书不规范,不及时办结,不及时送达。 |
低 |
1.加强政务公开,对被处罚当事人进行回访;2.对案卷处理进行抽查,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监督;3.健全信访投诉举报受理度;4.建立案件台账,定期进行检查。 |
2 |
生产、经营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备案 |
5 |
受理环节对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不说明原因及依据;收受财物或娱乐消费等,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不能一次性告知和说明所需材料。 |
中 |
1、建立查处案件台账,定期进行检查;2、严格按照法规程序进行监督。 |
|
|
|
承办环节刁难申请人,违规办理,徇私谋利,可能产生应予批准而未通过或不符合条件批准通过的后果。 |
高 |
1.规范处罚程序,现场调查必须两人以上;2.调查取证可采取现场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 |
|
|
|
审查环节违规审查,徇私谋利,审查超时。 |
低 |
1.严格政务公开制度;2.健全信访投诉举报受理制度;3.实行一次性告知制。 |
|
|
|
决定环节违反程序,违法违规决定; 超时决定。 |
中 |
1.执行内部督监督检查,纪检跟踪督察制度;2.严格层级审批制度;3.严格执行听证程序,重大案件必须集体讨论;4.严格履行服务承诺,政务公开、健全信访投诉举报受理制度。 |
|
|
|
办结送达环节擅自改动内容,制作文书不规范,不及时办结,不及时送达。 |
低 |
1.加强政务公开,对被处罚当事人进行回访; 2.对案卷处理进行抽查,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监督; 3.健全信访投诉举报受理制度。?4.建立案件台账,定期进行检查。 |
3 |
对未依法取得安全生产批准或者验收合格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予以取缔 |
5 |
立案风险:案件受理不及时,徇私舞弊,应立案不立案。 |
中 |
1、建立查处案件台账,定期进行检查;2、严格按照法规程序进行监督。 |
|
|
|
调查风险:调查取证时接受请托,办理人情案。伪造、丢失、损毁、不按规定取证,导致案件调查无法正常进行。 |
高 |
1.规范处罚程序,现场调查必须两人以上;2.调查取证可采取现场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 |
|
|
|
告知风险:在案件办理中不履行法定告知义务。 |
低 |
1.严格政务公开制度;2.健全信访投诉举报受理制度;3.实行一次性告知制。 |
|
|
|
决定风险:1.久拖不批或越权审批,无故拖延案件办理; 2、利用职务便利接受贿赂为当事人谋利益;3、该集体讨论决定不上会, 少数人说了算。 |
中 |
1.执行内部督监督检查,纪检跟踪督察制度;2.严格层级审批制度;3.严格执行听证程序,重大案件必须集体讨论;4.严格履行服务承诺,政务公开、健全信访投诉举报受理制度。 |
|
|
|
执行结案风险:1.不履行送达程序;2.对已作出强制决定的案件不执行、不及时执行或变通;3.结案材料归档不及时,手续不完整。 |
低 |
1.加强政务公开,对被处罚当事人进行回访; 2.对案卷处理进行抽查,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监督; 3.健全信访投诉举报受理制度。?4.建立案件台账,定期进行检查。 |
4 |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 |
5 |
调查风险:没有按照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调查人员该回避不回避,没有认真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没有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受人好处,对事故责任者没有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提出处理建议。没有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
低 |
1.加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党纪政纪和业务知识学习。 |
|
|
|
|
|
2.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办理。 |
|
|
|
|
|
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规则意识,提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
|
|
|
决定风险:对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调查报告不认真把关,没有经过集体研究,少数人或者越权决定。 |
中 |
4.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人用人。 |
|
|
|
执行风险:对经过批复的事故调查报告不认真落实或者落实不到位。 |
低 |
5.按照过错责任追究规定追究相关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