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化”机制筑牢减灾救灾安全防线
近年来,黄山市立足地形复杂、灾害多发的实际,坚持以防为主,通过构建精准化预警、系统化重建、人性化服务“三化”机制,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一、监测预警精准化,织密前端防御网。整合多部门数据,建成“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研发地质灾害智能预警平台,预警模式实现从“区县泛化”到“乡镇靶向”转变,频次提升至10分钟动态更新。配备640台卫星电话和118个北斗终端,实现偏远乡村和山洪易发区区域全覆盖。配备灾害信息员1064名、隐患报送员3315名,强化培训演练,保障信息报送及时准确。
二、重建安置系统化,夯实恢复基础。建立健全“市统筹、县(区)指导、乡为主、村服务”的重建工作体系,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全程跟踪重建过程、及时掌握重建进度、帮助解决重建困难。灾后迅速启动重建,开展受损房屋安全鉴定和修缮,同步修复路、水、电等设施,群众生产生活恢复周期显著缩短。定期开展安置点巡查工作,重点做好生活设施、应急设备等方面的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置点安全可靠。
三、关怀服务人性化,增强抵御韧性。聚焦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需求,灾时在安置点设立活动区、老年服务窗口等,提供个性化餐饮及特群人群一对一帮扶服务,实现安置管理有力度、有关怀。创新防灾减灾宣传,推出“黄山应急侠”IP,通过短视频、表情包等新媒体载体推动防灾知识进村入户、进校入心,营造全社会防灾减灾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