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经开区:加快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歙县经开区作为黄山市精细化工行业发展主战场之一,近年来始终坚持多措并举,助力聚酯树脂、环氧树脂等精细化工行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转型升级,激活产业发展动能
近日,安徽正杰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聚酯树脂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这是正杰公司扩大生产的第一步,更是我县聚酯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步。2018年以来,歙县高度重视化工产业发展,就如何实现聚酯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多次召开企业家座谈,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凝聚民营企业家智慧和力量,致力破解产业发展困境。2023年正式启动聚酯产业整合提升,以国有资本引领,行业龙头带头,坚持市场化运作,实行规模化运营、集约化生产,促进全县聚酯产业做大做强。
数字管控,助力产业智慧发展
为提升园区企业高端化、智能化水平,歙县经开区于2021年建设化工园区智能化管理平台,并在2022年、2023年不断对平台功能模块进行优化改造,并将危化品运输车辆纳入智慧管理系统,为企业管理提智增效。2024年,安装完成化工园区31户企业端环保处理设施用电监控设备,企业污染监测手段得到充实,数智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企业家腾出更多精力投入生产。化工园区自2022年实行封闭化管理以来,坚持为企服务,听取群众建议持续优化园区封闭设施,开通纬一路、南环路2个闸口,实行危化品车、客货车与普通车辆分道通行,新增人车入园预约系统,为企业物流运输、客商接待提供便利。
生态建设,护航产业绿色发展
近年来,歙县持续加大环保治理投入,在化工园区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投入6亿元基础上再次投入1.5亿元持续提升化工园区安全、环保治理水平。2018年以来,经开区不断强化源头管控,通过企业生产工艺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与场所密闭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VOCs无组织排放,并连续开展5轮30户次精细化工企业废气深度治理提升工作,企业端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2023年联固新材料、善孚新材料等6户企业投入1200万元,淘汰单一低温等离子、光催化、光氧化等低效落后废气治理工艺,采用RCO工艺处理废气,VOCs年削减量近26.45t。2023、2024年连续两年对园区16家重点化工企业开展LDAR泄露监督性检测,累计完成38393个点位监测,结果均达标,企业无组织废气排放得到有效管控,实现产业发展绿色化。
隐患治理,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歙县经开区坚持统筹安全和发展,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和生态环境。每年精心举办安全生产月、安全环保季度例会、项目消防安全宣贯会,2024年开展典型事故案例展板入企巡展达106户次,指导企业开展应急演练102次,组织近三年来工伤事故企业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联合应急环保部门开展夜间巡检98次,全年下发整改通知149份,消除企业端问题3481个,推动隐患闭环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下一步,歙县经开区将持续推进精细化工行业“两高一低”企业处置,落实“四个一批”提质增效举措,加快环氧、聚酯树脂产业整合,推动产业集聚发展。